在
304不锈钢管焊接过程中,因(yin)为工作人员、机器设备、原材料、焊接方式(shi)、自然环境等各个要素影响,在304不锈钢管焊接处造成缺点。所以技术规范是很有必要的,本文介(jie)绍304不锈钢管焊接规范。
一、焊前准备 焊接坡口制备质量检查、依据(ju)施工图样和焊接工艺指导书中规定的坡口尺寸、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(yao)求,坡(po)口质量(liang)包括平整度、垂直度和清洁度等。
1、检查坡口的加工尺寸(高度、角边(bian)及钝边等)和精度是否(fou)符合有关技术标(biao)准的规定。
2、检查(cha)坡口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缺陷(气割缺口、裂纹(wen)、分层和夹渣)如果超出标准允(yun)许范围的缺陷,应进行修复处理,如表面粗糙(cao)度未达标准,可采用砂布修磨。
3、检查坡(po)口的表面清理质量。坡(po)口面及其两(liang)侧至少200mm范(fan)围内应清理(li)干净,不保留(liu)有毛刺(ci)、挂渣、铁锈、油污、氧化膜(mo)及油漆(qi)等有害异物。
4、坡口表面的无损(sun)探伤检查。对于焊接工艺文件规定对坡口(kou)表面(mian)要进行无损探伤(shang)检查,如发现(xian)裂纹等缺(que)陷应予清除。
二、定位焊检查 1、点固焊时不得有空气、夹渣、夹钨、裂纹存在。
2、检(jian)查定位焊所用的(de)焊接工艺和焊工资质是否符合规定,定位焊(han)的焊接工艺应与正式施焊的工(gong)艺相同(tong)。
3、检查定(ding)位焊的焊接质量和尺寸(cun)是否(fou)符合标准规定。定(ding)位焊缝中不允(yun)许有裂纹、气孔、夹渣缺陷,发现缺(que)陷及时(shi)清除。
4、定位(wei)焊的焊点长度及间距应根据结构形状及厚度而定,工件越薄(bao)焊点间距越小。
5、304不锈钢管采用TIG焊接时,必须通(tong)入氩(ya)气进行保护。
6、焊接(jie)作业场(chang)地必须通风良好,无易燃,易爆物品存放,通道保持整洁畅通。
三、焊接工艺的确认 确认焊接工艺指导书经过焊接工艺(yi)评定合格有(you)效。如须(xu)进行的焊接工作时的焊接工艺指导书未经工艺评定合格,或所用与所需进(jin)行(xing)的焊接工作不一致时,应按有关标准重新评定,合格后才能指导施(shi)焊。
四、焊接过程质量控制 1、焊(han)接过程包括预热、施焊、后(hou)热和焊(han)后热处理等阶段。
2、在焊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加强监督和检查,其重点是监(jian)督焊工(gong)是否执(zhi)行焊接工艺规程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,以及焊接工艺纪(ji)律执(zhi)行(xing)情况,预防和及时(shi)发现(xian)焊接质量问题(ti)。
五、表面质量检查 1、焊缝(feng)外观检查(cha)的内容包括表面清理程(cheng)度,外形尺寸和(he)外观缺陷。外观检查一般在焊完后立即进行,对于有延迟裂纹倾向的钢材,则在最终处理(li)后也(ye)进行复查一次。
2、检查焊缝表面清理质量,焊缝及其附近区域不得有(you)溶渣,飞溅(jian)及其它附着物,否则应及时清理。
3、检(jian)查焊缝外(wai)形尺寸,焊缝的形状(zhuang)尺寸,对(dui)接焊缝的余高和宽(kuan)度。角焊缝的焊接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文件和有关施工验收规范(fan),焊缝(feng)最大宽度和最(zui)小宽度的差应不大于4mm(在任意500mm焊缝长度范围内)或不大(da)于(yu)5mm(在整个长度(du)内)。在焊缝任(ren)意(yi)25mm长度(du)范(fan)围内(nei),焊缝表面凹凸不(bu)得大于2mm。
4、检查外观缺陷(xian)。焊(han)缝区域不得有裂纹,未溶点(dian)、气孔、弧坑(keng)和夹渣等。焊(han)缝表(biao)面咬边深度(du)一般不得(de)>0.5mm。咬(yao)边(bian)连(lian)续长度不能>100mm,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得超过焊缝长度的10%(根据管材厚(hou)度大小而定)。
5、角焊缝的表面不(bu)允许有明显的(de)焊瘤缺陷。
以上就是
304不锈钢管焊(han)接规范,标准化的(de)规定的程序进行,将(jiang)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降(jiang)到最低(di),确保了产品质量。
参考资料(liao):不锈钢管道焊接规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