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火的实质是将钢(gang)加热到奥氏体化后进行珠光体(ti)转(zhuan)变,退火后的组织是接近平衡(heng)后(hou)的组织(zhi)。
304不锈钢管退火的目的是降低钢的硬度,提高塑性,便(bian)于(yu)机(ji)械加(jia)工和冷变形加(jia)工;均匀钢的化学成分及组织,细化晶粒(li),改善钢的性能;消除内应(ying)力和加工硬化,以防变形(xing)和开裂。本文介绍304不(bu)锈(xiu)钢管退火(huo)工艺:
一、完全退火 用以细化焊接后出(chu)现的力学性能不佳的(de)粗大过(guo)热组织。将工件(jian)加热到铁素体全部转变(bian)为奥氏体的温(wen)度(du)以上30~50℃,保温一段(duan)时间(jian),然后随炉缓慢(man)冷却,在冷却过程中奥(ao)氏体再(zai)次发生转变,即可使钢的组织变细(xi)。目的是细化晶粒,均匀组织,消除内应力和加(jia)工缺陷,降低(di)硬度,改善切削加(jia)工性能(neng)和冷塑(su)性变形(xing)能力。实际(ji)生产中,为提高生产率(lv),退火冷却至500℃左右即出炉(lu)空冷。
二(er)、等温(wen)退火 完全退火需要的时(shi)间长,尤其是过(guo)冷奥氏体化比较稳定的合金钢。如(ru)将奥氏体化后的钢(gang)较(jiao)快地冷至稍低于Ar
1温度等温,使A转变为P,再空冷至室(shi)温,可大大缩短退火时间(jian),这种退火方(fang)法叫等(deng)温退火。目的与完全退火相同,转变教易控(kong)制。
三、不完全退火 将钢加热到(dao)Ac
1~Ac
3(亚共析钢(gang))或Ac
1~Ac
cm(过共析钢)经保温(wen)后缓慢冷(leng)却以获得近(jin)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。主要用于过共析钢获得球状珠光体组织(zhi),以消(xiao)除内应力,降低硬度,改善切削(xue)加工性(xing)。球化退火是不完全退火的一种。
四、球化退火(huo) 加(jia)热至(zhi)Ac
1以上20~30℃温度,保温时间不(bu)宜太长,一般以(yi)2~4h为宜,冷却方式通常采用炉冷,或在Ar
1以下20℃左右进行较(jiao)长时间等温。目的是降低硬度、均匀组织、改善切削加工性为淬(cui)火作组织准备。球化退(tui)火(huo)工艺方法很多,主要(yao)有:
一次球化退火工艺:将304不锈钢管加热到Ac
1以上20~30℃,保温适当(dang)时间,然后随(sui)炉缓(huan)慢冷却。要求退火前原始组(zu)织为细片状珠光体,不允许有渗碳体网存(cun)在。
等温球化退火工艺:将钢加热保温后,随炉冷却到略低于(yu)Ar
1的温度进行(xing)等温(一般在Ar
1以下10~30℃)。等温结束后随炉缓冷到500℃左右即出炉空冷。有周期短,球化组织均匀,质量易控等优点。
往(wang)复球化退火工艺。
五、去应力退火 将304不锈(xiu)钢(gang)管加热至低于Ac
1的某一温度(一(yi)般为500~650℃),保温,然后随炉(lu)冷却。去应力(li)退火(huo)温度低于A
1,因(yin)此去应力退火不引起组织变化。目(mu)的是消除残余内应力。
六、再(zai)结晶退火 再结晶退火又称中间退火,是把冷变形后的金(jin)属(shu)加热到再结晶(jing)温度(du)以上保持适当时间,使(shi)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均匀等轴晶粒而消除加工硬(ying)化和残余应力的热处理工艺。
以上就(jiu)是
304不锈钢(gang)管(guan)退(tui)火工艺,不同退火工(gong)艺所产生的效(xiao)果是不一样的,为了消除加工硬化,可以(yi)选用再结晶退火;为了消(xiao)除各种加工过程中所引起的内(nei)应力,可以选(xuan)用去应力退火。这些都需要根(gen)据实际去选择。